重庆维联管道设施有限公司

重庆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厂家

订货量(个) >=1
价格(元/个) 面议
供货总量: 未填写
产 地: 重庆市
发货期: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1天内发货
数 量:
产品详情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应用

通信网络建设的高密度管道系统。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结构组成

  1. 多根微管在工厂内通过厚度1-3毫米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包裹成形 。
  2. 核心结构为多孔微管与外护套层的组合体系。
  3. 微管外径范围集中在7.0-16.0mm,外护套层普遍采用三层复合工艺制造 。
  4. 典型配置包含7孔12/9mm硅芯子管 。
  5. 微管束采用蜂窝状排列结构:采用防护层、加强层、绝缘层的三层复合设计,其中外层管包裹蜂窝管,蜂窝管再套设内层管 。
  6. 内壁设置导流肋槽结构:可有效降低微缆敷设阻力 。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生产工艺

采用HDPE颗粒与添加剂混合挤出成形,关键工序包括微管定位捆扎、护套层共挤包覆。通过螺旋输送轴加装混合杆,减少原料结块 。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选择方法

规格尺寸选择:

  1. 参考《通信管道工程设计规范YD-5102》
  2. 城区主干管道宜用中40/33 规格,每管孔穿放子管不超过3根。
  3. 运营商在长三角地区采用中50/42硅芯管,使光缆穿放效率提升40%,故障率下降 25%。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常见规格尺寸选定方法

(1)普通规格尺寸:40/33mm:外径40mm,内径33mm,每孔内径5mm,容纳4-6根普通光缆。(2) 工程:28-40mm。(3)高速公路:50-63mm。

规格尺寸直径选择

(1)管道占空比控制60%,光缆预密热胀冷缩空间。(2)管群排列方式影响宽度:梅花形布管比矩形节省15%空间。(3)山区敷设时优先选壁厚>3mm的加强型。(4)平原地区用2.5mm标准型即可。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特点

(1)工厂预制:管壁厚度均匀,尺寸误差小,工艺 为标准。

(2)工程设计中外护套厚度:2.5mm 。

(3)功能特性:支持微缆 敷设技术。内壁硅芯润滑层可将摩擦系数降至0.15以下

(4)提升光缆施工效率:内壁硅芯润滑层可将摩擦系数降至0.15以下。

(5)管道密度提升:相较传统硅芯管,单根41mm集束管可容纳7孔微管,管道空间利用率提升45%

(6) 效率优化:内壁硅芯层配合导流槽设计,使微缆敷设速度可达60m/min 。

(7)物理防护增强:2.5mm护套层可承受1.0MPa工作压力。

(8)使用年限:埋地使用寿命达20年以上 。

(9)灵活扩展能力:预留管孔可随时开通新微管通道,支持网络带宽按需升级。

(10)型产品颜色:引入颜色区分系统,黑色外护套为主流配置。

(11)化学稳定性:硅芯管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PH值2-12范围的酸碱介质腐。

(12)抗有机溶剂侵蚀:达到ASTM D543标准,确保了管道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13)流体密封性:硅芯管在流体密封性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在0.6MPa压力下保持72小时无渗漏,符合GB/T 6111测试要求。

(14)机械性能:硅芯管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其弯曲半径可达管径的20倍,拉伸强度维持≥20MPa,使得管道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和变形。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外形分类

(1)圆形的集束管:厚壁外护套的集束管.

(2)多边形的集束管:薄壁外护套的集束管.

(3)方形和扁平型的集束管:厚壁的也有薄壁的外护套.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功能应用分类

(1)直埋型集束管:

结构:厚壁外护套加标准壁厚的微管单元或薄壁外护套加厚壁微管单元组成。

功能:解决厚壁外护套的集束管开剖难的问题和提高集束管的灵活性口,厚壁外护套的集束管开始向薄壁外护套的集束管转变。

应用:直埋型集束管可以直接买入管道的沟槽内。

(2)管道型集束管:

结构:管道型集束管是由薄壁的外护套和标准壁厚的微管单元组成。

应用:适合于楼字内的敷设和在有保护管的管道内 或牵引。

(3)拥绑型微管束:

结构:采用较细的尼龙绳通过拥绑的方式将微管单元组合。

功能:取决于微管单元的壁厚和保护管的材料。利用保护管和槽道的空间,组合的方式很灵活。在1根40/33mm的保护管内可以 4组,每组6根4/3mm的微管单元。

应用:用于牵引, 和直埋敷设,采用何种敷设方式。

(4)扁平型集束管:

城区内利用机械开挖的标准槽道,这种槽道的宽度很窄,扁平的集束管就非常适合于这种槽道,在线路的水平转弯点也没有问题。

(5)券曲成圆形的扁平集束管:

高低起伏的线路,集束管在方向变化点的數设就比较容易。已经问世。

(6)架空型集束管:

架空型的集束管是一种8字结构的集束管,厂家将集東管和架空支撑的加强单元组合在一起,适用于接入和下户。

(7)阻燃型集束管:

阻燃型的集束管主要由低卤无烟的微管单元和外护套组成,用于楼宇内的直接敷设。

(8)防白蚁集束管:

防白蚁集束管的外护套是采用一种能增强管道的机械强度和提供化学保护的材料来防止白蚁的破坏。

(9)铠装型集束管:

铠装型集束管是在外护套内采用一层波纹钢带来保护微管束,可以有效地防止动物的啃咬。

(10)厚壁外护套加标准壁厚的微管元组合成的直埋型集束管:

没有外护套,所有的标准壁厚的微管单元采用细绳捆绑而成

(11)薄壁外护套加厚壁微管单元组成的扁平形集束管:

厚壁外护套加吊线组合成的"8"字架空集束管或下户用的架空微管单元。

(12)微管蜂窝集束硅芯管:

外形:类似蜂窝管,松散的微管单元组口成的微管束和外护套两部分在厂家组合。

优点:微管与微管各类规格自由组合。

缺点:微管单元和外护套之间是不能粘连的,可以有相对的位移。

微管束集HDPE硅芯管试验方法

一:状态调节和试验标准环境

试样应按GB/T2918-1998的规定在23℃士2℃下进行状态调节24h,并且在此环境下进行试验。

二:检验仪器和试验准备

  1. 检验所用的 材料试验机负荷准确度等级不低于1级;长度计量器具精度等级:钢卷尺不低于2级,其他不低于1级。
  2. 做拉伸试验所用试样的取样、制备和试验机的调整、操作等要求除特殊规定外,还应按GB/T 8804.1-2003、GB/T8804.3-2003的规定执行。

三:外观检验

在正常光线下,用目测法直接检验。

四:尺寸测量

硅芯管尺寸的测量按GB/T8806-2008的规定,长度用分度值为1mm的卷尺测量,内外径用分度值不低于 0.02 mm的 测量,壁厚宜用分度值不低于0.01mm 的测厚仪或其他量规测量,不圆度测量参考标准表。

五:物理化学性能检验

外壁硬度:

将长度100mm的硅芯管试样紧密套在外径适当的金属棒上,放置在D型邵氏硬度计正下方,按GB/T 2411规定的方法,读取试验的瞬时硬度为测量结果,共进行五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内壁摩擦系数:

  1. 内壁静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2. 内壁动态摩擦系数试验方法。
  1. 拉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2. 试样形状应符合GB/T8804.3-2003中类型2的规定,用冲裁的方法从管材上截取三个试样。试验按 GB/T 8804.1-2003的步骤进行,试验速度为(100士5)mm/min。取三个有效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 注:若无明显屈服点时,以最大拉伸强度为试验结果。

六:伸屈服强度及断裂伸长率

  1. 试样形状:应符合GB/T8804.3-2003中类型2的规定,冲裁的方法从管材上截取三个试样。
  2. 试验步骤:按 GB/T8804.1-2003进行,试验速度为(100+5)mm/min。取三个有效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 注:若无明显屈服点时,以最大拉伸强度为试验结果。

七:牵引负荷

  1. 试样:三段长度为(200士5)mm的完整硅芯管试样,试样两端应垂直切平。
  2. 专用夹具将试样夹持在试验机上,拉伸速度为(450士10)mm/min,直至试样屈服时,读取试验的屈服负荷为试验结果。
  3. 试样在夹具边缘断裂,则试验无效,应重新更换试样。
  4. 取三个有效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八:冷弯曲性能

冷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低温下硅芯管的抗弯曲性能,

检测设备:

低温装置:温度能控制在(-20+2)℃

弯曲试验装置:半径误差不大于5mm的钢制圆滚筒,滚简外表面无毛刺。

样 品:

取三根 1.5m长的硅芯管作为试样(当硅芯管外径大于40mm时,为2.0m),试验前试样应放置在(-20士2)℃温度条件下保持2h。

测试步骤:

  1. 从低温装置中取出一根试样,迅速在四个不同方向上进行弯曲试验,每个方向沿滚简弯曲180°,弯曲状态呈U型。
  2. 一次弯曲后,转动180"进行,二次弯曲,然后转动 90",进行三次弯曲,再转动180”进行四次弯曲。从低温装置取出试样开始,每次弯曲试验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0s,四次弯曲试验的总时间不能超过 40s。
  3. 从低温装置中取出另外两根试样,依此按照E,4.1、E.4.2的步骤进行弯曲试验。
  4. 结果判定:试样经过弯曲试验后,无开裂和明显应力发白现象为合格,三个试样都合格时为冷弯曲性能合格。

九:环刚度

(1)试样:三段长度为(200士1)mm的完整硅芯管试样。

(2)流程:压缩速度(5±1)mm/min,压缩量为内径的5%,按GB/T 9647-2003 的规定进行。

十:复原率

  1. 试样:取三段长度为(200士1)mm的完整硅芯管试样,试样两端应垂直切平。
  2. 试样标记:试样直径两端做好标记并量取标记处的外径为初始外径。
  3. 复原率试验标准:按GB/T9647-2003标准。
  4. 复原率试验操作流程:将试样放置在两平行压板之间,以(100士5)mm/min的试验速度沿标记外径方向加压至外径变形量为初始外径的50%时,立即卸荷,在标准状态下恢复10min,再次量取标记处的外径为终了外径。

复原率公式:A=D÷Do(取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A--复原率,%;

D--试验后终了外径;

Do--试验前初始外径。

十一:耐落锤冲击性能

  1. 试样:截取10个硅芯管试样。
  2. 耐落锤冲击标准: GB/T 14152-2001标准。
  3. 耐落锤冲击试验流程:试样放在温度(-20士2)℃的低温试验箱中保持2h。在落锤高度2m,锤头尺寸型号为D90,落锤总质量15.3kg的条件下进行冲击一次,每次取出一个试样,在 30s内完成。试样不破裂或裂纹宽度不大于0.8mm为合格,10 个试样中,9个(含)以上试样合格为落锤冲击试验合格。

十二:耐液压性能

  1. 试样:取两段长度不小于250mm的完整硅芯管试样。
  2. 耐液压标准:GB/T6111-2003规定的A型密封方式对试样端头进行密封。
  3. 耐液压试验流程:该试样夹持到试验机上缓慢注水,水温(20±2)℃,1min 内达到规定的压力后保持15 min,试样无明显鼓胀、无渗漏、不破裂为合格。

十三:纵向收缩率

  1. 试样:取三段长度(200±5)mm的硅芯管,标距 100 mm。
  2. 标准:按 GB/T 6671-2001试验方法B进行。
  3. 纵向回收率试验流程:取三段长度(200±5)mm的硅芯管,标距 100 mm,烘箱温度(110±2)℃。

十四: 耐环境应力开裂

(1)试样:硅芯管上沿轴线直接截取试样,刻痕长度方向与轴线一致,刻痕深度:壁厚小于等于 3.5 mm 时为 0.65 mm,壁厚大于 3.5 mm 时为 0.80 mm

(2)耐环境应力标准:按GB/T1842--2008规定,其他规定见 GB/T 1842-2008。

(3)试剂为 (TX-10)10%(体积分数)水溶液,试验温度50℃。

十五:耐碳氢化合物性能

  1. 试样:标准试验环境下,取三段长度为(300士1)mm硅芯管试样。
  2. 耐碳氢化合物: 浸泡720h后取出,排干试验液体,在室温下放置 30 min,之后对硅芯管径向施加528N的压力并保持1min,卸荷后立即对试样进行观测,试样无损坏或产生的 变形不超过5%为合格。

十六:系统密封性试验

  1. 试样:取两段长度适当的完整硅芯管试样。
  2. 系统密封性试验流程:硅芯管专用连接头按生产企业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连接好,一端用管塞密封好,另一端连接专用卡具注水,在水温(20士2)℃,压力50kPa条件下,保持24h,试样的连接头、管塞均不渗漏为合格。

十七:管接头连接力

  1. 试样:取两段长度为(200士5)mm的完整硅芯管。
  2. 管接头连接力试验流程:用硅芯管专用连接头按生产企业提供的工具和方法连接好组成试样,用专用卡具将该试样夹持到拉伸试验机上,拉伸速度为(100士5)mm/min,直至管连接头被拉破裂或硅芯管被拉出时,读取试验的最大拉伸负荷为试验结果。
  3. 试验结果:进行三组试验,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十八:硅芯管熔体流动速率

按GB/T 3682-2000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90℃,试验负荷 2.16 kg。

微管束集聚乙烯HDPE硅芯管图片

硅芯管维联6.jpg

重庆维联管道设施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重庆市
经营模式: 生产制造
会员等级: 身份认证
信息验证:    

工业品牌汇,邀请您报价

百卓采购汇 - 工业品牌产品采购专场汇集品牌采购需求,积聚品牌采购信心

百购通——企业  解决方案